闭包,虽然工作中用到的频率并不高,但是在面试中用到的频率倒不低,或许,闭包最大的一个功劳就是封装了jQuery吧
闭包
闭包是一个能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:
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:
-
闭包是一个函数
-
这个函数能读取到其他函数内部的变量(局部变量)
-
他能让读取到的变量始终保存在内存中
闭包的缺陷:
闭包函数读取到的变量会一直保存在内存中,不做处理地盲目使用很容易有内存泄漏(内存未释放或无法释放所造成的内存浪费,导致程序运行速度减慢)的风险
jQuery闭包
前面也说了jQuery的封装就用到了闭包。那为什么要用闭包呢?很简单,整个jQuery中肯定会定义了很多变量,那么如何确保这些变量名不会与你自己定义的变量冲突呢(变量污染)?这个其实又牵扯到了前端模块化(了解模块化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)。jQuery就是使用了闭包,将代码包裹在一个自调用函数里,然后将$
,jQuery
暴露出去,看下面的小demo就能理解
const $ = (function(){
// 私有变量
var private_a = 1
var private_b = 2
// 私有函数
var private_fn = function () {
private_b += private_a
}
// 公有函数
var public_fn = function () {
private_fn()
console.log('public: ', private_b)
}
return {
// 将共有函数暴露出去
public_fn: public_fn
}
})()
$.public_fn() // public: 3
案例
分析闭包题的思路:
-
找到闭包函数
-
逐行解读代码,做好记录
这个是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案例
function fun(n,o){
console.log(o);
return {
fun: function(m){
return fun(m,n);
}
};
}
var a = fun(0); // ?
a.fun(1); // ?
a.fun(2); // ?
a.fun(3); // ?
var b = fun(0).fun(1).fun(2).fun(3); // ?
var c = fun(0).fun(1); // ?
c.fun(2); // ?
c.fun(3);
当时我把代码粘过来,边看程序边分析,把每一块分析的过程都写了下来
function fun(n, o) {
console.log(o);
return { // 这里返回一个对象,对象有个fun函数
fun: function (m) { // 函数返回 调用fun 函数的返回值
return fun(m, n);
}
};
}
var a = fun(0); // ? 传参时只传了0,所以n是0,o为 undefined;a即为fun返回的对象
// a.fun() 就是闭包函数,var a = fun(0)中的 n=0,o=undefined 都会常驻在内存中
a.fun(1); // ? 重新调用fun(n, 0),m = 1,n = 0,console.log(o),结果为0
a.fun(2); // ? 0
a.fun(3); // ? 0
var b = fun(0).fun(1).fun(2).fun(3); // ? 0 1 2
// 1. fun(0)为对象,此时的n = 0,o = undefined,输出 undefined
// 2. 然后调用对象的fun(m),m = 1,返回值为调用外部fun(n, o)的返回值,n = 1, o = 0 而这个返回值又是一个对象,输出0
// 3. 然后又调用对象的fun(m),m = 2,返回值为调用外部fun(n, o)的返回值,n = 2, o = 1 而这个返回值又是一个对象,输出1
// 4. 然后又调用对象的fun(m),m = 3,返回值为调用外部fun(n, o)的返回值,n = 3, o = 2 而这个返回值又是一个对象,输出2
// 这里指的注意的是每次的n和o的值都不一样,是因为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函数作用域内,这里每次都调用了一个新的fun(),开辟了一块新空间
var c = fun(0).fun(1); // ? undefined,0
// 而这里两次的结果都是1,因为他们都是通过c这个对象调用的,就是说因为他们都在同一个函数作用域内
c.fun(2); // ? 1
c.fun(3); // ? 1
如果有什么不理解或者觉得我说的有问题的话,欢迎评论